細論FS同傳與紅外同傳之差異(技術篇)
同聲傳譯設備自上個世紀20年代出現以來,已經經歷了近百年的演進發展歷史。據可考的資料顯示最早的無線同傳出現于1926年,無線同傳的發展貫穿于整個同傳設備的發展史。
紅外同傳作為最傳統的一種無線同傳,由于其出現較早,發展時間長,目前被廣為人知。而FS同傳作為一種創新研發的無線同傳,還稍顯神秘。
下面筆者將從紅外和FS兩種無線技術原理和特性的源頭開始分析,進而闡述兩種同傳分別在工程的售前方案配置、售中設備安裝和調試以及售后的設備升級和服務等全方位進行差異比較。
一 技術原理和特性分析
紅外同聲傳譯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紅外線進行多路語音傳輸,紅外線在電磁波譜中處于可見光與微波之間。在會議系統領域中應用的是近紅外區域,波長約為850nm-900nm(納米),調制頻率一般低于10兆(多在2~8兆),目前主要應用于同聲傳譯和討論系統。紅外系統的信號傳輸是依靠紅外線的亮滅關系或強弱變化來傳輸信息(發射端根據信息特征發出強弱變化的紅外光,接收端通過光電二極管接收紅外光,并轉換成帶有信息的電平信號。)
基于紅外線本身的物理特性,紅外同傳系統可通過光線遮擋、建筑隔斷等物理手段實現基本的保密要求,但要實現真正的保密,除了基本的物理手段外,更多的是依靠數據傳輸中的編解碼技術和相應的數據加密技術實現保密,目前行業內主流的全數字紅外同傳多采用編解碼技術實現保密,而沒有對數據進行加密。紅外線對日光、高頻光源的干擾敏感,其波長比較短,對障礙物的衍射能力差,只能滿足視距傳輸(直線傳輸),雖然紅外線具備一定的反射能力,但輔助效果十分有限,一般以室內中小型會議應用為主。
FS-FHSS同聲傳譯系統
FS-FHSS同傳系統采用公信獨創的FS-FHSS(Frequency Slection-Frequency HoppingSpread Spectrum)選跳技術,屬于射頻技術的范疇,是在直接序列擴頻和跳頻技術基礎上創新發展而來的一種新興無線技術。跳頻通信技術是一種常見的展頻通信技術,廣泛應用于各種無線通信領域。
公信在此技術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開發了公信獨創的選跳技術。系統在會前對會場的頻譜進行監測與篩選,確保提供跳頻的頻譜不受干擾,再自動選擇無干擾的頻段進行通訊,當無線信號發生改變時,又通過有序跳頻(跳到提前選擇的干凈頻段通訊)避開干擾,選頻跳頻雙重機制保證了通信的穩定性。同時系統采用獨有的編解碼技術,并采用了128位AES加密技術和分組技術,在保密機制上讓保密性得到真正的保障。
由于FS-FHSS選跳技術有抗干擾能力強、保密性高、通信距離長、信號穩定、發射范圍可調、易于安裝調試等技術特性,該無線同傳系統廣泛適用于戶外和室內的大中小型會議,此技術除了應用于公信FS-FHSS無線同傳系統外,還可實現討論、表決等綜合會議應用功能。
基于以上技術分析探討,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保密性
紅外同傳:★★★★★
FS-FHSS同傳:★★★★★